又到了全周最忙的周六,我们简单明了。
我前几天写过一篇针对一梯度以上同学的填报逻辑:。
每次谈高分段学生的志愿问题,总会有家长说“这么高分怎么报都行啦~”。其实吧,对也不对。
说对,在规则上确实如此,你估分一梯度,考差了到了二梯度,最坏打算用三梯度学校保底,基本就是铁底了。三梯度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学校的,比如我昨天介绍的科学城中学,另外像荔湾区的一中、四中、西外等都是。
说不对,是因为实际上这批学生和家长往往不会这么想,他们接受不了一梯度水平被三梯度学校录取的落差,也就是心理预期差的问题。
其实吧,你有一梯度实力,最终成绩哪怕落在二梯度顶部,到了三梯度学校也起码是次重点,正常发展选科后进最重点的班机会不低,发展不会差。
所以,对高分段学生来说,心态才是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。
然而,如果你估分就是三梯度的水平,那么确实志愿可选择空间不大,尤其是如果你不考虑民办的话,也就是标题所说的处境尴尬。
三梯度预期的学生形势如下:
第一批如果没有特长生资格,并且你也不是港澳生,那基本就是废的,其他类别和你没关系。
第二批名额分配,这是你最后的冲一下的机会。并且要不要冲取决于你预期自己是靠近三梯度顶部还是尾部。
以越秀区为例,如果是前者,那么名额分配尝试一下三中、培正,还是有机会的;如果是后者,我的建议是直接在育才、省实越秀、十七中、十三中里面选。
第二批如果没能解决战斗,那么第三批尽管有六个志愿,但对于中心四区以及黄埔区的学生来说,其实很有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,因为这五个区,基本没有第四梯度的学校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一志愿没有被录取,则2志愿往后因为丧失了末位志愿序号的优势,主动权就不在自己那里了——注意,不是绝对没法录取,而是没有主动权了,需要一点运气。
比如,假如小明是2024年天河考生,第三批次1志愿选择了八十九中(637分1志愿),2、3志愿依次选择奥林匹克中学(末位是624分2志愿)和七十五中(610分1志愿)。最终,如果小明考出636分,则去年他是幸运的,因为2志愿能够被录取,哪怕2志愿不行3志愿也行——但是,去年的情况不代表今年,要是1志愿落榜,后面全滑并非小概率事件。
如果出现上述情况,则继续往下的保底有三个选择:
A、外区四梯度学校(学校质量一般且有外区生限制),如洛溪新城中学;
B、第四批次公办学校(天河区没有),如西关培英;
C、民办学校(学费要能接受),大多数可选
D、综合高中(学校质量一般),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;
四个选择都有硬伤,选择面最广,学校最多,后续发展最好的是C民办高中,但学费必然要出一下血,能接受的话我个人建议选这个。如果不接受的话,非中心四区还是有其他公办选择的,但中心四区考生的选择面就很窄了。因为A、B选项的要求其实都是第三梯度线,或者接近第三梯度线。
注意,这里我还得是假设你有第三梯度预期的学生,最后是真能考上第三梯度,否则对于中心四区考试来说,上述选项里面的A、B可能也没法选,那就剩下后两个选项了。
因此,这个层次的学生,请务必把握最后三个月,认真复习,提高成绩,稳住成绩,并且志愿填报上不要浪,争取二或者三批次1志愿解决问题。
另外,我还是建议家庭条件能接受民办的这个档次的学生选择民办。至于选哪一所,我最近陆续在探校,会不时分享出来,大家可以留意我后续文章、视频和直播。
一说直播,直播就到。下周四晚上,新学期直播开始,还犹豫什么,还不给本颜值主播点个预约?